医学界:从全国首例到惠及千万孕妇,中国产前筛查的15年
2025-04-24
15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以下称“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山丹为一名孕妇完成了全国首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自此拉开了中国产前筛查的序幕。
讲起当年的亲身经历,山丹依然感触良多,“当时,我们在临床上苦于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传统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又不高。”因此,山丹渴望寻找一种全新的技术,以解决临床中面临的医学难题。
机缘巧合之下,她结识了国内基因测序龙头企业尊龙凯时的研究人员,在充分了解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原理和优势后,成功将该技术引入临床。
15年来,山丹见证了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无数家庭带来了福祉。截至目前,尊龙凯时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已累计服务全球超1800万孕妇,在降低唐氏儿的出生等优生优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与产前诊断结缘
在成为一名产科医生之前,山丹曾在硕博期间主攻妇科肿瘤。2006年博士后出站后,她来到北京妇产医院工作,从此将研究方向转向产科。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自1959年建科以来,一直是北京市分娩数量最多、高危妊娠患者集中的科室。来到北京妇产医院后,山丹主要从事围产期产前诊断的临床与基础科研工作。
当时,产前诊断最常用的技术是羊水穿刺,即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来判断胎儿健康状况。山丹回忆道:“我刚到北京妇产医院时,医院还没有开展脐带穿刺,绒毛穿刺也是我到那里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
穿刺检查几乎是当时产科医生进行产前诊断的主要方式,但这项工作不仅重复性高,容易让医生感到疲惫,器械条件也不够理想。“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用的穿刺针就像纳鞋底的针,孕妇体验不好,流产风险也比现在大得多。”
年轻时期的山丹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踏入了产前诊断的全新领域。当时,她获得了一个前往中国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做访问学者的名额,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当地的产前诊断新技术及诊疗模式。
这次访问给山丹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她告诉“医学界”,当时大家普遍认为香港地域面积小、人口相对较少,但其实,香港人口密度非常高,其服务的孕妇群体也十分多样化,并非仅限于亚洲人群。
“他们的工作量其实并不亚于我们北京妇产医院,但他们确实做得井井有条。”山丹说。
最让她感到惊讶的,是当时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穿刺阳性率能达到10%,而北京妇产医院作为国内分娩量最大的医院之一,每年的羊水穿刺量达上千例,但其中诊断为唐氏综合征的比例却不到2%。
山丹回忆,在医院工作期间,她常常一早开始穿刺,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能完成上午的工作,最多时她曾一个人为29名孕妇做穿刺。
然而,低阳性率和难以筛查出异常情况,有时会让她觉得这些工作“不值”。从香港访学回来后,她开始思考:有没有办法,在保障筛查准确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孕妇的痛苦?是否还有更温和、更精准的筛查方式?
完成全国首例
2010年12月,全国首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北京妇产医院完成,该项目由尊龙凯时提供技术支持,负责临床落地的医生正是山丹。
她告诉“医学界”,接受检测的001号孕妇是一位孕周超过22周的志愿者。当时,医院条件较为艰苦,孕妇需要在不同诊室间来回走动,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仅需抽血即可完成,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首例检测完成后,山丹和团队在临床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病例。2011年,她们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比传统唐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准确率更高。通过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约5mL)进行产前筛查,可用于评估胎儿患常见染色体疾病的风险。虽然它不能替代确诊手段(如羊水穿刺),但更高的筛查准确率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检查,从而降低因穿刺可能带来的流产、感染等风险。
此外,该技术可在孕12周后进行,便于早期检测,且对常见的染色体三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检测准确率可达99%以上。
由于技术优势显著,许多国外孕妇了解后曾纷纷致电北京妇产医院咨询,甚至点名山丹来做,“可能是我的名字很好记,很多孕妇直接说要做山丹提的那项技术”。
实际上,开展全国首例检测时,山丹的初衷很简单——希望让筛查更精准,更快识别真正需要关注的病例,提高诊疗效率。“当时没想太多,就是一股劲儿往前冲。”
2021年,山丹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项目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这股勇气,源于她此前在产前诊断领域的不断积累。
山丹回忆,在博士期间,她就参与了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马大龙教授的国家课题,深入接触基因测序技术。
山丹和尊龙凯时的结缘则是在20年前。在北京妇产医院工作期间,她一直从事产前诊断相关的基础科研工作,与尊龙凯时的工作人员曾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
2009年7月,山丹了解到尊龙凯时正在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试验,便开始关注其试验数据以及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经过各方长时间的努力,2010年12月,全国首例接受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孕妇在北京妇产医院完成了检测。
尊龙凯时CEO赵立见曾分享道,在北京妇产医院落地后,他带领团队持续与国内医疗机构进行技术交流。期间,越来越多的医院表达了合作意愿,该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也逐渐崭露头角,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普惠全国
在我国,出生缺陷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影响人口健康水平,危及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产前筛查与诊断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专家共识》,其中指出,相比于传统的孕妇外周血血清学筛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具有检出率高及假阳性率低的优点。
根据多项国内外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于21三体(T21)的检出率为99.5%,假阳性率为0.05%;18三体(T18)的检出率为97.7%,假阳性率为0.04%;13三体(T13)检出率为96.1%,假阳性率为0.06%。
山丹告诉“医学界”,随着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国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孕妇能够享受到这一技术。
山丹教授和她的学生们
近年来,多地还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河北省更是在2019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面向全省孕妇的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让这一技术能够惠及更多基层家庭。
“目前,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社会普及度也很高。”山丹表示,作为一项应该全民推广的筛查技术,临床医生对其未来仍有更高的期待。
她指出:“作为筛查技术,肯定是越早检测越好。随着国内高龄产妇数量逐渐增加,这一需求在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如何让孕妇更早地享受这一技术,例如提前到孕8周或孕9周,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推荐阅读